
6月6日,我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党委书记田国忠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党委书记田国忠、校长张晓杰和其他班子成员、各二级院系党组织书记、思政部全体教师、教务处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专题会议。

会议伊始,宣传统战部部长张淑杰领学新华社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学习后,教务处负责人范业宏、思政部全国优秀教师吴丽娜作代表发言。

范业宏在发言中谈到,学校在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总体要求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根据医学生培养目标,以课程育人为切入点,找准课程中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凝练课程的核心价值观,赋予课程灵魂,实现铸魂育人;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及时有效地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科学家精神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数智赋能课程思政建设,确保育人效应得以放大、叠加、倍增及持续溢出;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更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吴丽娜在发言中谈到,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对广大思政教师提出思政课程的新内涵、新要求。思政部教师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党同心,科学引领思政课建设的前进方向;立足时代,深刻把握思政课建设的内容体系;守正创新,深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牢记嘱托,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党委书记田国忠在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为新时代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大思政课”要依托于大视野,适应新发展格局。加深理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引导学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找准自身前进方向,激励学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勇担时代责任。二是“大思政课”要培养大人格,铸就成功的基石。目前全校各部门大力开展的天使校园文化建设,将天使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思政课、课程思政中,既是培养大人格的一条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底蕴,更是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文经济学重大课题的重要实践。三是“大思政课”要造就大先生,构建卓越课堂。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职能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功能。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制。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榜样示范作用。引导思政课教师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四是“大思政课”要善用大资源,挖掘社会财富。要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的力量和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汇聚更加开放多元的“大思政课”资源,形成“大思政课”合力、构建协同一体的“大思政课”机制。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五是“大思政课”要赋能大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逐渐进入到社会发展的全领域,推动人们思维方式与行为态势的转变。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对于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适应度极高,要构筑符合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大思政课”育人理念,发挥“1+1>2”的功效。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唯有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来源:宣传统战部
撰稿:高翔
摄影:李伟
排版:闫志刚
初审:赵宇翀
终审:张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