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部动态 > 正文

“强党性、重实践、育新人” 思政部教师暑期实践研修纪实报道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日

“强党性、重实践、育新人”

思政部教师暑期实践研修纪实报道

延安是没有围墙的中国革命历史活态博物馆,更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7月3日,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全体教师在张革秋主任的带领下,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开启了“强党性、重实践、育新人”实践研修之旅。通过此次研修,思政课教师走进延安,实地追寻党的光辉足迹,感受信仰的伟大力量,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担当育人使命、凝聚奋进伟力注入了强大能量和不竭动力。

 

因本次实践研修参训人数较多,时间安排也比较紧凑,为确保各项学习任务圆满完成,思政部在出发之前,即成立了班委会,张革秋主任反复强调研修纪律和注意事项,并在开班式上发表讲话,指出本次实践研修是思政部成立以来得到学校领导最大力度的一次支持,号召老师们要珍惜此次实践研修机会,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培训纪律,在精神洗礼中坚定信仰,在抚今追昔中学有所获,在自觉自律中树立形象,切实以延安实践研修作为转作风、夯实理论基础的加油站。

 

延安实践研修开班式

此次实践研修融革命传统教育与理论、实践为一体,融专题教学与情景教学、现场教学于一体。老师们聆听了专题教学——《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十三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孕育了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历史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奋斗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专题教学——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老师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北京知青博物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简陋的窑洞、一场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现场教学仿佛把老师们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在这里,我们党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划时代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在这里,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并在党的七大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在这里,党领导陕甘宁边区人民创建了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论持久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在这里,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号召全党同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奇迹;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曾经启程前往重庆,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领导解放区军民,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在这里,三万名北京知青曾挥洒青春,在艰苦劳动中得以历练和成长。

 

                  现场教学——毛泽东的父子情                       北京知青博物馆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会址

undefined  undefined

                 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老师们在“四八”烈士陵园瞻仰英烈,追忆英烈事迹,倾听生动鲜活的革命故事,深切体会到“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崇高革命精神。

    

                   教师代表为烈士敬献花篮                    现场教学——“四八”烈士的英雄事迹

在张思德纪念广场,老师们重读经典《为人民服务》,了解张思德平凡而又伟大的短暂人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履职尽责,兢兢业业的行动,像张思德一样,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

undefined 

重读经典《为人民服务》

老师们登上了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曾是无数革命青年向往的地方。如今,登山望塔,老师们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宝塔山仍然是新时代青年心中的灯塔,凝聚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里,老师们追忆历史,探寻初心,积蓄力量,踔厉奋发

undefined 

宝塔山 

老师们走进梁家河,追寻习总书记的脚步,看到习总书记住过的窑洞、读过的书,了解到他带领群众做过的事,体会他当年“过五关”的艰苦,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他艰苦奋斗的品质,勤奋好学的精神,苦干实干的作风和不负人民的情怀。

761E9 

现场教学——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

在延安学习书院,老师们进一步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深入了解中国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undefined 

在延安学习书院参观“中国梦”主题展览 

一周的实践研修,教材里的一次次会议,一个个理论,课堂上讲过的一位位英雄,一件件历史,在这次实践研修中变得生动而又具体,鲜活而又深刻。思政部全体教师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获得了不竭的动力。

首先,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历程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真理的力量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坚定了必胜的信念,激发了群众的热情。思政课教师再一次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思政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理直气壮讲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捍卫马克思主义。

其次,深刻认识到思政课教师使命艰巨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挫折中快速走向正轨,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根本原因就是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回望历史,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一往无前,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而引领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跟党走,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自我提升和完善,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两个确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崇高的理想引领学生的行动,用伟大的精神涵养学生的内心,鼓励学生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投身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

第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

习总书记曾讲,“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思政课教师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毛泽东主席对儿子毛岸英的殷殷父子情;张思德同志在平凡岗位上忘我工作,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高尚情操;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三五九旅战士军垦屯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习总书记在陕北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在为人民服务中涵养了真挚为民的政治品格;北京知青度过了 “生活关”“劳动关” “思想关”,在陕北大地上谱写了属于那个时代的青春乐章……这些素材都将成为思政课堂上的教学案例。

抚今追昔,叩问初心,知所从来。联系当下,担当使命,明将所往。思政部教师将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锤炼作风、提升本领,在未来的教学中将延安精神,将发生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壮歌讲给学生,让延安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撰稿:吴丽娜

审核:张革秋

校对:张淑杰 赵宇翀

 

 

上一条:喜报!我校四位教师在第十届黑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和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中荣获佳绩

下一条:喜报